春节期间饭前要祭祖宗,祭祖的饭菜里不能有葱蒜韭菜,在祖宗灵位前备上茶酒,点亮油灯,上了香,祷告一番,就可以撤下来自己吃了。
大年初二早上,顾氏收拾好了背篓,装了些肉和麦子面,好让秦氏回娘家拜年。
夫妻俩走了,就只剩顾氏和范宁了,顾氏的娘家在京城,被发配以后就断了联系,范宁还小,未满周岁不带出门。
顾氏做了饭,又喂范宁吃了些面糊糊,磨得细细的麦子面,用肉汤熬了,香喷喷的,青山村的人家也种春小麦,但为了保证地里的肥力,种得少,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舍得吃几顿白面。
吃过了饭,顾氏背着着她进了书房,只见一个书架上放着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,除了启蒙的书之外,四书全齐了,另一个书架上有几本医书,是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百草书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,还有几本没有名字的书,这个家竟然有医书的存在!
可范思勉又不是大夫!
范宁很疑惑。
顾氏拿了把鸡毛掸子扫干净灰尘,又放了几枚除虫的樟脑,细细摩挲着这几本医书,自言自语:“相公啊,算一算,你走了五年了,二郎自幼厌恶医学,连辨认药材都不愿,自你去后,他即使日日进着书房也对这医书视若无睹,这些都是你的心血,如今落满了灰,你说咱们范家这传承难道就这样断了么?”
顾宁心里吃惊,难不成范家祖上是大夫?古代书本贵重,这些医书算得上是家族传承了,如此珍贵的东西,竟要祖母悄悄进来打扫,父亲又为何不待见医学呢?可惜她还不会说话,不能仔细问一问。
初三这天,范思勉夫妻回家了,带了秦家的回礼,是一袋鸡蛋和四斤豆子。
古代的新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期间有互相串门话家常的,也有在家里收拾整理内务的,过年期间一般人家都不下地干活。
范思勉初四就进了书房温书,晚饭时,顾氏问道:“再过些日子学堂就开学了,你现如今可有什么打算?”
范思勉道:“我还是想继续教书,这份差事来之不易,若辞了想再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,还不知明年收成如何,我在学堂好歹有一份束脩可拿,再说了,边教书边读备考也是好的,温故而知新嘛!”
“娘是觉得你这样太辛苦,怕你吃不消,今年收成不错,这几年学堂给的束脩也攒下一些……”
“男子汉大丈夫,自当支应门庭,哪里就说怕吃苦了,娘你放心,儿子此次定要考个功名回来!”
自那日后,范思勉愈发刻苦,人也瘦了下来,秦氏心疼得不行,和顾氏商量了,隔三差五就摸个鸡蛋煮了给丈夫吃。
转眼到了二月,天气渐渐暖了,山上层层桃李花,云间深处是人家,青山村的人家房前屋后种着些果子树,如今,正是桃李开花时节,这个季节的春风软软的,吹在面上也不冷,就是风中没有水汽,有些干燥,小孩子嫩生生的小脸一吹就容易干裂,范宁的脸上涂了薄薄一层**,她的小脸依旧白嫩嫩的,可能因为蜀中多山地,海拔比较高,两颊有些红,农家人觉得**擦脸十分滋润,也算是和前世的牛奶敷脸异曲同工。
范思勉昨日就收拾了东西去了县城,县试的时间就在三天后,他去了县城,还要熟悉熟悉考场周围环境,拜访一下知交好友。
范思勉一走,家里就只剩下两个女人,再加范宁一个女娃,这几日家里都在饭前祭祖先,祈求范思勉能考过县试。
农家人吃的是粗茶淡饭,范宁如今半岁了,能吃些果泥,秦氏给她弄了些土豆泥吃。
顾氏有些心不在焉,范宁举起小勺子在她眼前晃了晃,秦氏道:“母亲莫要太过忧心了。”
顾氏道:“二郎此次也不知能不能考上,当初他爹教他识字,一是想让他识几个字,不至于做睁眼瞎,二是想把医书交给他,没成想他字是识了,却打死不愿学医,我从前,再也想不到让他去走科举之路的。”
秦氏道:“公爹的医术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是极为推崇的,他老人家在时,青山村的人哪个不尊敬他,只是相公说他实在记不得医书,草药也辨认不清,这事十分可惜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我和你就是我们 我与师妹捉鬼的日子 控天神魔 医者父母 命定娇宠 难为青春 道破界狱 陌玉林上 震惊!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红衣剑影浪江湖 我的抽屉是时光机 披着马甲当团宠 乃木坂偶像旅 穿越之农家之女 老马的晚年生活 奇妙冒险从火影开始 君子爱动手 穿书后我成了王爷的掌中之宝 沙漠之主 虚荣之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