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相宝 > 第183章 贾师鉴壶(第1页)

第183章 贾师鉴壶(第1页)

没有出现卢灿所预想的亲热握手,也没有出现什么欣赏有加的场景。

罗桂祥坐在那里,微微欠身,对他和林嘉义两人点点头,眼神从他身上扫过去,嘴角的带着一点点和煦的笑容。

“老裴,继续。

这是两位家族后辈,听听,没关系。”

他甚至都没有中断和来客的谈话,伸手示意右侧方的老者继续。

虽然没有招呼,但他的一句后辈出口,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受到怠慢。

这就是香江大豪的风范!

罗查理更不敢打断父亲与客人的谈话,他与那位站起来招呼他的中年人,摆摆手致意,随即又示意林嘉义与卢灿两人,选择距离茶几稍远的三个座位坐下。

不用想,卢灿也知道,这是双方就桌上的那套茶具,在交易呢。

刚才只是惊鸿一瞥,现在又隔着几步,那套茶具,卢灿怎么看都有宜兴古茶具的风范。

提到宜兴,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茶壶,其实,宜兴紫沙茶具同样有名。

就像桌上摆放的这一套,它已经涵盖罐、盏、杯、壶四件套。

这样的四件套,如果出自名家之手,其价值要远超过单一茶壶的。

卢灿收藏甚丰,但在茶壶或者说紫沙器具方面,还真是一项空白。

福伯手中有一把名壶,是晚明制壶大师周季山的名作,被他当成至宝,每天捧着不愿撒手。

“……国难之时,举家来台岛,家父把这套茶具,视若珍宝,时常把玩,却从不敢浸泡,是以,这套沈子澈的菱花棱壶才能如此簇新。”

那位裴姓老者,这是在讲述这套茶具的来历。

所谓“国难”

就是指KMT败走大陆,逃到台岛。

呵呵,台岛的高官文人,还在粉饰,卢灿暗地里腹诽。

不过,老者提到这位制壶名家,让他精神一振。

对紫沙或者说茶壶稍有了解的人,可能知道时大彬,知道陈鸣远,未必知道沈子澈。

这人是晚明崇祯年间的一位制壶怪才!

祖籍湖州长兴,后迁居到桐乡青镇(后世有名的乌镇),此人多才多艺,制壶工艺精湛,与宜兴时大彬齐名。

他的壶具,非常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追捧。

不仅如此,他还擅长制作各类文具,柳条书箱、湖州毛笔、楠木书柜、红木镇纸等等,无一不精。

一名制壶大师,在乌镇,竟然靠着妻子开设的一家书香铺子谋生,也算是当时的奇闻。

他的壶器追捧者,明末江阴人周高其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。

沈子澈淡然说道,“制笔之术,家传手艺(湖笔非常有名),自不敢忘。

余者,皆为小道,兴之所致而已。”

此故事在吴骞的《阳羡名陶录家溯》中有记载。

这种散淡性格,还有那种隐逸之风,注定沈子澈无法和时大彬一样声名大作,但这人制壶手艺,在当时并不比时大彬差。

同是这本书中,还有这样的记录:“仁和魏叔子禹新为余购得菱花壶一,底有铭云云,后署‘子澈为密先兄制’。

又桐乡金云庄比部旧藏一壶,摹其式寄余,底有铭云‘崇祯癸未沈子澈制’。

二壶款制极古雅浑朴,盖子澈实明季一名手也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——

仁和魏叔的儿子禹新,为我购买了菱花壶一把,底部有铭文若干,最后的署名是“子澈为密先兄制”

又有金云庄(清代收藏大家)收藏的一把老壶,他将壶的款式临摹成画,寄给我。

那把壶底部有铭文“崇祯十六年沈子澈制”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相邻推荐:神魔术师  娇宠一世:重生萌媳抱回家  王者荣耀之王者终结者  君宠妻娇  十三针  沧海月明  反转人生[快穿]  拿什么来拯救我的世界  重生军婚:霍爷,请低调  我被恶龙附了身  都市玄门医王  男版的我是大佬  大佬变狗后我成了大佬  重生互联网大佬  美女的神级保镖  一婚二宝:欧少,不熟请走开!  女神不是人  高手下山之护花尊师  恶毒炮灰他弟[星际]  逢魔  

.
.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临渊行
宅猪临渊行
苏云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天门镇,只有自己是人。  他更没有想到天门镇外,方圆百里,是鼎鼎有名的无人区。  少年睁开眼睛时,想象中的世界崩塌了...
明天下
孑与2明天下
明末的历史纷乱混杂,堪称是一段由一些有着强大个人魅力的人书写成的历史。不论是李自成,还是张献忠这些叛逆者,还是崇祯,袁崇焕,这些当权者,亦或是吴三桂,耿精...
第九特区
伪戒第九特区
灾变过后,大地满目疮痍。粮食匮乏,资源紧俏,局势混乱一位从待规划区杀出来的青年,背对着漫天黄沙,孤身来到九区谋生,却不曾想偶然结识三五好友,一念之差崛...

最新标签